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九十七章 皇帝的班底

第四百九十七章 皇帝的班底(3 / 5)

有的是人会喊你圣明。

  哪怕你不怎么圣明,在位期间不那么的优秀。

  总会有人为皇帝高喊。

  当然了,每一次赋税调整都是要面对巨大的阻力,不然历朝历代也不会有这么多王朝因苛税灭亡。

  今天的早朝结束,李义府与上官仪告别,他需要离开长安城,将陛下的旨意下达中原各地,开始清查田赋。

  这一次又是于志宁上奏,马周劝谏,英公点的头。

  许敬宗脚步匆匆离开太极殿,陛下旨意让他命去京兆府,派不良人协助李义府。

  褚遂良也脚步匆忙,他需要向陛下递交各地的田册。

  二十位中书侍郎,又在中书省忙得不可开交。

  刚结束早朝的李承乾正在吃着午膳。

  苏婉刚看完儿子送来的家书,“於菟平安到西州了。”

  李承乾点着头,将碗中的汤喝尽。

  宁儿道:“今天的陛下看起来,心情很好。”

  李承乾将汤碗放下,“今天办成了一件大事。”

  宁儿心中清楚,陛下在集权与强权一道上,越发夯实。

  陛下想做的事,能够更顺畅地下达。

  其实也无关权力,只因现在的陛下是个十分有手腕的人。

  杨内侍一手拄着拐杖,让宫女领着一叠奏章而来,“陛下,这是朝臣的劝谏奏章。”

  李承乾搁下碗筷道:“放在边上吧。”

  “喏。”杨内侍又道:“还有不少,老奴再让人送来。”

  饭后的闲暇时光,李承乾翻看着这些劝谏的奏章,她们来来回回带来了上百份。

  李承乾带着赏识的目光,看着朝臣们劝谏话语。

  宫里宫外的人都知道,陛下看到这些劝谏奏章时的心情总是很好,陛下十分爱看这些。

  资产赋税是一项巨大的变革,哪怕这个变革带不来太大的好处。

  在劝谏的奏章中,就如孔志约所言,他说往后恐怕没人再为社稷效命,将士们出征在外,就是为了得到军功,得到田亩,养活家人,打一仗就可以让后世子孙无忧。

  利益驱使人去拼搏,这话固然没错,孔志约的概念错了,这种错误在于他那陈旧的功利观,土地兼并至上的陈旧观念依旧没有改观。

  改变人们的价值观是一件很漫长的事。

  土地兼并只会养出一代代不事劳作的人,之后就会出现一个个被安逸环境养蠢的脑袋,再难出现敢于求变,图强的人了。

  李承乾写下批注,对身边的内侍道:“交给许敬宗看,再让他交还给孔志约。”

  “喏。”

  内侍得到奏章快步离开。

  一道政令下达,引来了上百份请皇帝收回成命的奏章。

  李承乾仔细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