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人民文学的采访(3 / 5)
个短篇小说集,里面有一篇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现在都把它译成《小径分岔的花园》。
这是一本间谍小说,讲的是欧战时期一个德国间谍,在被英国间谍追杀的情况下如何把一个情报传给上司的故事。
当时我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内心被触动到了。想到自己国家曾经经历过的苦难,想到村里那些退伍老人讲过的故事,我好像抓住了什么,我就下决定写了。”
陶歌说:“我研究过你的小说,常让我勾连起你和博尔赫斯的关系,没想到你的小说背后还真荡着博尔赫斯的‘幽灵’。
这或许可以找到你小说与众不同的密钥。下次有机会,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聊聊。”
张宣摊摊手:“其实这没什么,现在就可以聊。你读过‘圣经’吗?”
陶歌回答:“我曾在牛津大学留学时,借朋友的读过。”
张宣说:“我虽然不是基督徒,但偶然看过一次‘圣经’,对里面的故事是了解的。
圣经的四部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记述的是一个人,即耶稣的生平故事。
四部福音书各自为营,有同有异,既冲突又补漏,给了我创作‘风声’的灵感。
‘风声是’一事三说。我D说,GD说,作者说。所以,要论一事多说的源头,不在‘罗生门’,在圣经。我也是因为有了启发,才创作出纲目式的结构写法。”
陶歌问:“这些盘根错节的写作秘道,你不说没人能看清楚。这也提醒包括我在内的所谓专业读者,对一个作家的个人写作史,或者说写作逻辑的复原和再现,不能单单依赖作品发表的时间和刊物等这些表面信息。
作家的写作,从获得灵感到最后瓜熟蒂落是个相当漫长的生长过程。
同时我发现,‘风声’的写作过程其实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述同一个故事。你好像很享受这种快乐?”
张宣回答道:“我喜欢对一个故事颠三倒四地写。好小说都是改出来的,我迷信这个。‘风声’也是这样反复琢磨出来的,只是这个过程一点都不快乐,而是充满挑战。”
陶歌问:“你擅长拿捏读者的心窍,设置小说世界的明与暗,然后摇身一变作为一个自由出没于明暗世界的亲历者出场,把在黑暗中跌跌撞撞的摸索说了出来,获得了对黑暗包裹的一切命名的权力,而且是世界之‘暗’最可靠的‘传’人。对于我们生活的世界,难道那些被照亮的部分,真的就那样可靠吗?”
张宣说:“我并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害怕黑暗、残暴的人性,又渴求去揭露。”
陶歌问:“‘风声’里我看到一种非常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