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24章 温寒变

第124章 温寒变(4 / 5)

汉朝初期亩产三四石,可是后来亩产就变成了一两石。”

  “就算是经验最丰富的老农,也只能将产量提高到两石左右。”

  “历史上很多人都做过类似研究,陛下应该听说过。”

  朱元璋不禁点头,这一点他倒是知道。

  从隋唐时期就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还有人做过试验,都没有结果。

  他作为皇帝,自然关心粮食生产问题,也知道这个差异。

  在没有头绪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认为是度量衡的差异问题。

  当时的度量衡比较小,所以亩产显得高。

  但也有人不认同这个说法,坚信还有别的问题。

  陈景恪提出的这个说法,确实很新颖。

  水稻的产量可不就是一亩两三石吗。

  可真相真的是如此吗?会不会是巧合?

  陈景恪看出了他的疑虑,就说道:

  “陛下不妨着人去翻找一下,定然会有汉武帝推广冬小麦的记录。”

  “粮食作物的种植关系国家兴亡,如果不是到了生死关头,没有人会轻易改变农作物。”

  这一点朱元璋是很认同的,他推广棉花的前提,是国家有足够的土地种植粮食。

  汉武帝虽然有种种缺点,但绝对不是昏君。

  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推广小麦。

  难道他说的是真的?当时真的是寒冷期?

  陈景恪等了一会儿,才继续说道:

  “寒冷期会导致极端天气频发。比如连年洪涝,连年干旱……而干旱又会带来蝗灾。”

  “汉武帝时期,这些灾难可谓是接连发生。”

  “为了应对这些灾难,汉武帝发动军队开挖沟渠,兴修水利……”

  朱元璋眉头微皱,这些他自然也知道。

  只不过这些天灾,向来被认为是汉武帝失德,天降惩罚。

  难道真的是因为寒冷期的原因?

  如果是真的,儒家那帮子人要疯啊。

  “除了汉武帝,还有相关记载吗?”

  陈景恪颔首道:“有,王莽时期四月天降大雪竹柏冻死,这个记录陛下应当也知道。”

  朱元璋再次点头,他可太知道了。

  史书的评价是,王莽失德天降灾祸。

  “其实王莽时期,正处在寒冷期加剧的节点,等光武帝继位气温略有回升……”

  啊这……朱元璋有些无语。

  如果是真的,那王莽也太倒霉了吧?

  “但也只是略有回升,并未真正进入温暖期,整个大气候依然偏冷。”

  “甚至出现了极端天气,比如汉殇帝时期,关东地区出现了连续两个月的降雨。”

  “汉安帝继位后,更是下了一场更大的雨,波及从关中到冀中大片区域。”

  “这场雨足足下了一个月,冬小麦的播种都受到了影响……”

  “然后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