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03章 陈景恪的成长

第203章 陈景恪的成长(2 / 5)

恪才做出了种种论断。

  所以说,他是先射箭再画的靶子。

  而且他越推演,就越觉得李成桂造反的可能性大。

  现任高丽王被传不是恭愍王亲子,合法性遭到质疑。

  因为首鼠两端,比较亲北元,被读书人和文臣群体嫌弃。

  他之所以还能当王,全靠北元的支持。

  大明要是拿下辽东,切断北元和高丽的联系。

  高丽王就将失去唯一的依仗。

  到时候李成桂这个大将军、丞相、财政大臣,有一百种办法可以改朝换代。

  事成之后,他只需向大明效忠,就能获得读书人和文官集团的认可。

  朱元璋除了顺势接受效忠,然后册封他为王,就再没有别的办法。

  前面徐达已经说过,高句丽拥有二百五十万人口,常备军十万,临战状态能动员超过五十万人。

  以逸待劳,大明想拿下他们,太难了。

  但高丽的混乱,既是李成桂的机会,也是大明的机会,就看谁技高一筹。

  而很明显,大明的优势比李成桂要大的多。

  但对大明来说,也只有这一次机会。

  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再想拿下高丽,不说完全没有机会吧。

  也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

  最终,陈景恪决定劝说朱元璋,暂缓对辽东动手,好好谋划一下高丽。

  待时机成熟,一鼓作气将辽东和高丽一起拿下。

  这以上都是他根据手头资料推演出来的,而不是熟知历史,然后陈述事实。

  前世记忆能为他提供的唯一确凿信息,就是高丽王氏被朝鲜李氏推翻。

  但这个信息太模糊了,不能作为有效依据。

  所以,说他是根据手头信息,凭借自己的智慧推演出这一切,一点都不为过。

  这就是他穿越十余年,进入大明皇宫三年半。

  跟随朱元璋、朱标、徐达、李善长等一系列大佬学习,获得的成长。

  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只能凭借前世记忆,混日子的普通医生,正在慢慢向着一名成熟政治人物蜕变。

  毕竟是第一次凭借学识和智慧分析局势,尤其是还要说服这么多人,他心中难免会紧张。

  不过还好,最终表现相当完美。

  而这也给了陈景恪更多的自信。

  随着他的插手,历史已经逐渐偏离,穿越者的经验总有用完的一天。

  到时他该如何自处?

  现在有了答案。

  朱元璋集团的效率是很高的,很快就有了初步的方针。

  几日后的早朝,朱元璋就下令对北元用兵,先打辽东斩掉北元的一条臂膀。

  对此群臣自然没有什么意见,打北元可以说是大明第一要务。

  就算最保守的人都知道,不把北元彻底打垮,大明的国祚就不能算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