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71章 大课堂

第271章 大课堂(2 / 5)

已经有如此优秀的军制……可是为何后来就废除不用了?”

  朱雄英连忙背过脸,假装不认识他。

  这个外舅公,太没学问啦。

  陈景恪解释道:“站在朝廷的角度来看,这么做确实好处很大,可是此法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因为在那时期当兵是没有军饷的,士兵还要自己负责采购武器装备,自己负责当兵期间的粮饷。”

  “虽然汉初有授田制,当兵就给分田。”

  “可后来随着土地兼并加剧,朝廷拿不出土地,授田制就名存实亡了。”

  “再之后征兵就反过来了,只从有田有产的百姓里征募,无田无产的连兵都当不上。”

  “对于百姓来说,负担一个义务兵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而且每年一个月的训练,大量劳动力无法从事生产,又进一步耽搁了农业生产。”

  “到了西汉中晚期,就已经有大量百姓因为兵役制破产。”

  蓝玉不说话了,他也是普通人出身,对繁重的徭役深有体会。

  只是想一想就知道,一个普通家庭担负一名义务兵,是多么沉重的负担。

  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贫民出身,对此也是感同身受。

  陈景恪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光武帝虽然是宗室之后,但从小生活在民间,是了解民间疾苦的。”

  “他得了天下之后,就一直在想办法缓解百姓的负担。”

  “于是他将征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国家包揽了军队的一切开销,还要给军人发军饷。”

  “预备役也被废除,让百姓有更多时间从事成产。”

  朱元璋赞叹道:“此举就可以看出,光武帝是一位懂得体恤百姓的明君。”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光武帝那确实是明君。

  陈景恪自然也认同这一点,光武帝和之后的明章二帝,那都可以说是君主的典范。

  但明君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现在恰恰就是在讲他们不足的地方。

  所以,他话锋一转说道:“但是光武帝虽然拿出了募兵制,却并未将此制度完善,之后的明章二帝也未能做到。”

  “甚至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未能将此制度完善。”

  众人都竖起了耳朵,终于要开始讲重点了。

  陈景恪说道:“光武帝的募兵制第一个缺点,就是没有考虑兵源问题。”

  “募兵的特点是什么?自愿当兵。”

  “王朝初期人少地多,百姓基本都能分配到土地,能好好种地又有几个愿意出来当兵的?”

  “军队数量不够怎么办?他们采用的方法是,抓捕流民、让市井无赖甚至罪犯当兵。”

  “让囚犯当兵在之前也出现过,但那都是人手不足时期的临时办法。”

  “正常情况下,还是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