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83章 衡量国力强弱的标准

第283章 衡量国力强弱的标准(2 / 5)

子刻出来的。”

  老朱得意的道:“嘿,在自家媳妇面前,要什么脸皮。”

  -----------------

  陈景恪再次过上了繁忙的生活,每天吃住在皇宫,没日没夜的工作。

  偶尔回家一趟,还要带着厚厚一摞资料。

  精神恍惚间,他几以为自己又穿越回了前世。

  没办法,虽然数据不全,但工作计划还是要做的。

  细致的计划做不了,那就做一个粗略的框架出来,以后慢慢再填充内容。

  而且这第一份政府工作计划,也是为以后树立一个模板,显得尤为的重要。

  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做计划,有多困难可想而知。

  陈景恪觉得自己的头发都要保不住了。

  关键是,这个时代的人抓不住重点。

  或者说,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认知去做计划,缺乏前瞻性。

  他只能一点点把这些东西给加上。

  比如,钢铁产量,压根就没人重视。

  工作计划里,就没有提高钢铁产量这一项。

  当陈景恪指出这一点的时候,朱标的团队成员都很惊奇。

  铁确实很重要,但大明的铁已经够用了。

  列入朝廷工作计划,小题大做了啊。

  其实倒也不能怪他们,对于古典社会来说,开矿确实是弊大于利的。

  朱元璋就曾经说过:“(矿)利于官者少,损于民者多,不可开。”

  明初有一个县的县令发现自己辖区有铁矿,以为政绩来了,连忙组织人开采。

  然后将产出的铁当做成绩献给朱元璋。

  然后他就迎来了老朱的铁拳打击,官被罢免,铁矿也被关闭了。

  是他们目光短浅吗?

  不是。

  原因很简单,生产力低下,开矿成本太高,利润太少。

  且有能力开矿的都是高门大户,财富都落入了他们手里。

  矿工也属于高危行业,会导致大量百姓死亡。

  说的再直白点,开矿上不利于国家稳定,下损百姓。

  肥的是中间的高门大户。

  所以,他们不赞同开矿是完全符合时代背景的。

  但,时代变了。

  或者说,时代即将迎来大变革。

  钢铁产量变得尤为重要。

  “别的我不能和你们多说,只能告诉你们,未来百年内,钢铁产量将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硬指标。”

  朱标的团队不说话了,默默的将钢铁产量列入了工作计划,而且是百年计划。

  陈伴读的意思如果我们不明白,不是他有错,而是我们的目光太短浅。

  这句话对朱标的团队同样适用。

  从宝钞变革大家就开始合作了,陈景恪用事实告诉他们,什么才叫目光长远。

  对朱标的团队,陈景恪可以采用强硬态度推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