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衡量国力强弱的标准(3 / 5)
对朱元璋、朱标和朱雄英,则需要解释一下的。
更何况这件事情并不难理解,只是涉及到一些机密,不方便提前透露。
“咱们先说火器,不论是火铳还是火炮,都需要大量的钢铁,而且还必须是上好的钢铁。”
“火铳的威力你们也见到了,其实现在完全可以大批量列装军队,取代冷兵器。”
“我们没有这么做的原因,其一是新式火铳还在研发中。”
“现在大批量列装这种落后火铳,过上两年就要更换,太浪费了。”
“其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钢铁产量不够。”
“一杆火铳,最少需要五斤铁,多则十斤左右。”
“火炮需要的钢铁就更多了,少则几百斤,多则几千斤。”
“大明的钢铁产量,刨除民用的数量,还能余出多少来打造火枪火炮?”
“现在制约大明进入火器时代的,不是火器太落后,而是钢铁产量不足。”
军事的重要性大家自然知道。
火铳火炮的威力,他们更是再清楚不过。
虽然大明没有大规模列装火器,却也组建了一支军队,名为神机营。
拥有五千六百人。
神机营的战斗力那是相当恐怖,如果地形合适,对冷兵器就是碾压。
也就是野战,骑兵能靠着强大的机动力,发起决死冲锋,才有取胜的机会。
但伤亡也会非常惨重。
这还是用的燧发火铳,如果陈景恪设想中的定装金属弹和机关铳造出来,冷兵器将会被全方位吊打。
骑兵也没用。
可以说,火器取代冷兵器已经成了必然。
而火器对钢铁的需求量会非常庞大,扩大钢铁产量已经成了必然。
陈景恪继续说道:“火铳火炮对钢铁的需求其实并不算大,真正的大头是基建,是船,是车。”
朱元璋不解的道:“基建?船?车?”
“什么是基建?造船造车用的更多的是木头,虽然需要铁钉,可那才需要几斤铁啊。”
陈景恪回道:“基建就是基础建设,比如修路、建房子、修筑水渠、桥梁等等。”
“以前修筑这些东西用不了多少铁,可水泥混凝土需要筋当骨架。”
“现在我们用的是竹筋,只是暂时的,真正适合做混凝土骨架的是钢铁。”
“钢筋混凝土,那才是真正的牢不可破。”
朱元璋眼皮子直跳,钢筋混凝土?
只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肯定很牢固。
可是用钢铁当筋骨,太奢侈了吧。
陈景恪没有解释太多,说了他也很难想象到那种场景,转而说道:
“还有船,可以用木头做船,自然也可以用钢铁做。”
“钢铁打造的船,其牢固程度是木船无法比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