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38章 方孝孺也配写史?

第338章 方孝孺也配写史?(5 / 6)

到这一块,开始官方修史。

  尤其是为前朝编写史书,成了继任朝代必做的事情。

  继任朝代为前朝编写史书,自然会‘有所’删减和侧重。

  关键是,史官从世袭变成了临时官僚。

  史书编写的好不好,内容真不真都不重要了,皇帝满意才是首要标准。

  结果可想而知,真实性方面大打折扣。

  方孝孺主持编写的《辽东书》,是带有强烈政治目的的。

  前面说过,内容六分真,三分推测,一分假。

  现在这些推测和虚构的内容,自然就成了儒生们攻讦的地方。

  而且,方孝孺本身还是个唯物论者。

  整本书的风格,基本抛弃了天命观,偏向于人民史观。

  比如有天灾了,别的史书会说国主失德。

  或者强行和当时发生的某件大事,牵强附会在一起,强行解释称苍天示警。

  辽东书就直接说,天灾人祸是正常的,和什么天意没关系。

  如果灾害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那是地方豪强掣肘朝廷赈灾,导致受灾严重。

  同样的灾害,另外一个君主就做的很好。

  可见,天灾虽无法避免,却可以通过有效的赈灾手段,将损失降到最低。

  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在观点上完全是遵照了客观规律去写的。

  这种论调,自然不符合现在的主流观点。

  因此,那群儒生将这部书批判的体无完肤。

  总之一句话,方孝孺也配写史?

  这么大的事情,朱标岂能不知道,又是气愤又非常无奈。

  不过他不是老朱,并未发脾气。

  而是下旨将这部辽东书给收了回来,换了一批自己人去审核。

  其实到了这一步,他已经知道这本书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了。

  否则儒生们不会只抓着伪造和主旋律进行抨击。

  之所以还让人审查,不过是出于谨慎罢了。

  皇帝竟然护着这本书,儒生们对此自然极为不满。

  纷纷上奏说有问题,必须重新编写。

  方孝孺那个沽名钓誉的家伙,必须打倒狠狠批判,要剥夺他的进士身份和所有荣誉。

  对此朱标很是头疼。

  陈景恪得知此事后,却一点都不担心,提议道:

  “元史编写的很仓促,其中多有错漏。”

  “既然翰林院的官吏,对写史书这么有心得,就让他们重新修缮一下吧。”

  朱标一听,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老朱建立大明之后,为了宣示自己正统的身份,很仓促的就编写了元史。

  向天下人宣告元朝统治的结束,现在天下是我大明的。

  有盖棺定论的意思。

  因此,《元史》的质量是非常差的,有必要重新修缮一下。

  于是朱标就下旨,翰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