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51章 社会模型

第351章 社会模型(4 / 5)

龙无首,吉。

  对此,方孝孺没有说话,而是竖起了大拇指。

  绝了。

  -----------------

  社会模型建好之后,剩下的就是围绕模型构建思想体系和执政体系了。

  执政体系并不着急,这玩意儿是不固定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可以等到思想体系搭建完成,再根据大明的情况设置。

  他们先进行的是前者。

  而方孝孺也终于见到了大同世界的全貌。

  即便早就有所准备,也不禁为其的宏大感到震惊。

  先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讲述了华夏的历史发展阶段。

  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情况,产生这些情况的现实因素。

  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国家、法律、朝廷、人民、军队等等的概念。

  并详细论述了他们的权力和义务。

  很多解释,让方孝孺耳目一新。

  比如法治思想。

  他试探的问道:“我记得,韩国公近两年一直在研究法治思想。”

  陈景恪自得的道:“就是我启发的,不过他的法治思想与我的有所不同。”

  李善长毕竟是古典法家门徒,他的法治是对法家思想的重新解析,只是比较偏向于律法这一块。

  可以说,他的法治思想,已经和陈景恪最初提到的法治关系不大了。

  而陈景恪的法治,就单纯是从律法角度出发去定义的。

  对此,方孝孺并未感到意外。

  他就是在陈景恪的引导下,才进入唯物学殿堂的。

  李善长在他的指引下,弄出法治思想是很正常的。

  但也有很多解释,让方孝孺感到心惊肉跳。

  比如军队,非一家一人之军队,而是万民的军队。

  军队来自于人民,责任和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天下万民。

  至于效忠天子,对不起,没有写。

  但陈景恪又不是铁头娃,自然不会作死。

  他在后面补了几句,君主是国家领袖,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拥有对军队的绝对统治权。

  而军队要保持纯洁性,必须直接归君主统治,其余人不得染指。

  但即便如此,也有点大逆不道了。

  皇帝不追究倒还无所谓,要是追究起来,少不了断头台走一遭。

  方孝孺一方面感叹于陈景恪的胆量;另一方面也为朱元璋和朱标对他的包容,感到不可思议。

  事实上他却不知道,陈景恪也是通过一件件事情,一步步取得朱元璋的信任的。

  当然,最根本原因还是他从未否定皇权。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论证了皇权存在的必要性。

  毕竟,国家总是需要一个最高统治机构的,而机构又需要一个最高领袖。

  除了皇帝,还有更好的办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