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3 / 5)
利用了。
少数非议声也没人理会。
总之就是,有钱任性。
在制作字模的过程中,解缙终于返回京城。
与当年被贬官不同,这次他回来,前来迎接的官吏塞满了长亭。
如果是当初,解缙肯定会很高兴,自己朋友遍天下啊。
可是经历过这次贬官,确实让他看清了很多东西。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捧高踩低,当你发达的时候,身边全是好人。
他环视了一圈,没有发现方孝孺的身影。
这让他很是生气,只是没有当场表达出来。
先去吏部报道,之后他就直奔伊洛书院,恰好见到方孝孺在与人辩法。
这次的对手非常强劲,几度让方孝孺都差点答不上来。
不过最终还是凭借着‘地利’优势,成功将对方击败。
他却没有得意,心中反而更加的沉重。
正如之前所猜测的那般,随着对唯物学的了解加深,那些一直沉默的大儒终于加入了这场辩法之争。
理学真正的大佬在学问方面自然没的说,让他疲于应付。
这不是骂架,口舌之利虽然有用,但最终还是要用学说来说话。
还好,在辩法之前他就先预设了阵地,才勉强应付了下来。
不过虽然过程很艰苦,接连击败几位大儒,却也让他的名声更加响亮。
已经没有人敢于小觑他的学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唯物学。
来书院求学的人,也慢慢变多了。
剩下还未出战的大儒,愈加的爱惜羽毛,轻易不肯出战。
这让他有了喘息的机会。
和这些大儒辩法,收获确实很大,让他对理学和传统儒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唯物学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目送又一位对手离开,他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见一个年轻人一边鼓掌一遍踏上擂台:
“好好好,不愧是方大宗师,端的是威风八面。”
周围人以为又来了挑战者,顿时打起了精神。
有认识解缙的,开始主动替他宣扬。
一时间,解缙要挑战方孝孺的说辞,就传遍了全场。
然而,方孝孺看着走过来的解缙,却露出了苦笑道:
“解贤弟,你又何必趟这趟浑水呢。”
解缙嘲讽的道:“方大宗师这是成名了,不愿意认我这个旧友了,那我走?”
方孝孺又是无奈,又是感动,下拜道:
“是为兄的错,向你赔礼道歉了。”
他没去迎接解缙,就是不想让对方趟这趟浑水。
毕竟他现在正和理学交战,凡是与他交好的,基本都会被波及。
当然,陈景恪除外。
这倒不全是因为陈景恪在朝廷的地位超然,而是他背后站着的还有整个算学体系。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