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90章 徐允恭的见闻

第390章 徐允恭的见闻(3 / 5)

的正确。

  他就好像是提前知道了结果一样,一出手就直指最正确的那个答案。

  高瞻远瞩这句话真的是说了不知道多少遍,但知道了他的布局,还是让人忍不住想一遍又一遍去说。

  考察过水稻研究室,带着满满的资料,徐允恭再次踏上了归途。

  越靠近中原,人口就越密集,也就越繁华。

  到了辽宁行省的时候,这里除了气候比较寒冷,论人气已经与中原的偏远地区差不多了。

  尤其是几个交通要道所在,说一声繁华都不为过。

  这让徐允恭对东北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就如南方一般,唐朝时期江南还是贫瘠之地,到了南宋时期就成为经济中心了。

  而现在,就连流放犯人的岭南,都变得繁华起来。

  总有一天,大明也能将东北变成繁华之地。

  一路继续走,很快就到了北平。

  然后他就被这里的繁华给震惊了。

  百姓安居乐业,大街上行人不绝,时不时就能看到一队商旅走过。

  如果不说这里是北平,他几以为到了江南重镇。

  作为小舅子,他对朱棣颇为关注。

  在确定去天竺建立封国之后,朝廷解开了对朱棣的限制,允许他发展自己的力量。

  这几年燕王府的实力爆炸式增长。

  北平作为燕王府的临时封地,被顺带着发展起来并不意外。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竟然发展的这么好。

  于是他就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答案也并不复杂,很快他就知道了个大概。

  一切都源于那个叫道衍的和尚。

  燕王忙于草原事务,将燕王府的政务托付于他。

  他就在北平推行起了新政——经过他改良之后的新政。

  再加上,这里是去草原和东北的陆上交通要道,地理条件优渥,发展的自然就快。

  一个和尚竟然有如此大的才能,实在让人惊叹敬佩。

  徐允恭决定亲自去拜访这个能人。

  燕王府的人听说是徐大公子驾到,自然非常恭敬。

  然后就告诉他,道衍陪着白郎中去了官厅山。

  朝廷准备在那里修建一座水库,他陪着勘探环境去了。

  听到白郎中,徐允恭眼睛一亮,决定立即去官厅山。

  白郎中就是白英,是大明最忙的人之一了。

  一年四季基本都在全国各地奔波。

  梳理几大河流的水系,对现有的河道布局进行调整,使水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修缮堤坝、水库等等,都是他的工作范畴。

  前年他就去过辽东,对辽河进行了治理。

  辽河是辽东最重要的河流之一,辽东的辽字就是这么来的。

  然而这条河流带给当地百姓更多的是苦难。

  每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