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77章 佛教东传带来的

第477章 佛教东传带来的(1 / 6)

对于陈景恪的决定,朱雄英自然是支持的。

  立即说道:“我会让翰林院刊印此书发行天下。”

  接着两人商量了一下细节,主要是如何推广此书,如何应对到来的抨击。

  之后陈景恪又分别去见了老朱和朱标,向他们说了自己的打算。

  两人自然也都是支持的。

  和宫里沟通好,陈景恪就去翰林院,找到了方孝孺。

  得知陈景恪准备正式发表大同世界,方孝孺无疑是非常高兴的:

  “哈哈……早就应该发表了,周报会出一期特刊,专门刊登此书。”

  陈景恪倒也没有反对,他的目的就是尽快填补理学留下的空白,借助官方途径无疑是最方便的。

  至于会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不也是希望游说国君,获得他们的支持吗。

  理学也是获得了皇帝的支持,才最终压倒其他学派,成为显学的。

  陈景恪走同样的道路,没人能指摘什么。

  只不过他的书,天然就获得了皇家的支持,少了游说的过程而已。

  “先刊印第一篇吧,探一探大家的反应。”

  方孝孺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说道:

  “好,我马上安排人排版。”

  所谓第一篇也就是总篇,何为大同。

  其内容,就是讲述华夏文化里,关于大同思想的发展演化。

  在文章里,他先是总体性的阐述了华夏文化的起源。

  诞生于三皇五帝,成熟于西周,光大于春秋战国。

  诸子百家都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而对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或者说诸子百家之所以能诞生,离不开两块基石。

  其一道家,其二儒家。

  道家和儒家,将先贤的思想汇总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比如儒家思想的主体,就源自于周公召公的思想政策。

  而其余诸子百家,都受到了这两家的启发才诞生的。

  甚至很多学派,就是基于这两家的思想,延伸出来的支脉。

  秦汉时期百家争锋,最终儒家胜出。

  华夏文明发展到这里,其实一直是独立演化的。

  在这个过程中,并未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所以,说华夏文明是起源文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就在儒家脱颖而出后不久,佛教出现了。

  一个全新的,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出现,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而受冲击最大的,就是道家和儒家。

  因为当时就剩他俩了,而且他俩也是当时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外在表现。

  一向讲究无为而治的道家,反应却是最快的。

  他们迅速的,吸收了佛教思想、组织架构等方面的优点。

  又融合了阴阳家、方士等学派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