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81章 理学之冠

第481章 理学之冠(1 / 6)

方孝孺问自家弟子道:“云流,看到哪一篇了?”

  叶云流有些惭愧的道:“方才看到人权篇。”

  方孝孺笑道:“你不是早就想一窥全貌吗?一日夜过去为何方才看到第三篇?”

  叶云流回道:“此篇太过精妙,这一日夜弟子一直在研究它,以至于忘记了后面的内容。”

  方孝孺赞许的大笑道:“哈哈……不错不错,你能发现此篇的不凡,已然超过了多数人。”

  “老夫对四梅先生,也总算是可以交差了。”

  叶云流大惊,说道:“老师何出此言?”

  是你活够了想去见我祖父,还是对我有意见,想把我逐出师门啊?

  方孝孺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道:

  “我只是欣慰你终于成材,无需多想。”

  然后他解释道:“人权篇,可谓是大同世界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篇,也是大同思想建立的基础。”

  “你能察觉到这一篇的不凡,说明已经触摸到了‘道’,为师自然很高兴。”

  叶云流感动的道:“谢老师培育之恩。”

  方孝孺笑道:“无需做小儿女姿态……与为师说说,你都悟到了什么。”

  叶云流就将自己对人权篇的感悟,详细的讲了一遍。

  并且给出了一个结论:“我有种预感,整个华夏文化,都将因为这一篇文章,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洛阳下辖宜阳县。

  马子才看着手里的《人权篇》,脸上竟露出了悲伤之意。

  一旁的曹端关切的问道:“先生,怎么了?”

  马子才忽然悲戚道:“理学……复兴无望矣。”

  曹端大惊,即便是被朝廷打压,老师都始终充满信心。

  认为只要德和理还在,理学终究会大兴的。

  这其实是化用了朱熹的话。

  当时的有识之士,都能看的出南宋国祚不长了。

  与别人忧心忡忡不同,朱熹却毫不担心。

  他认为这不过是一次低谷罢了,只要德和理还在,终有复兴的那一天。

  马子才作为理学大家,自然也对理学充满了信心。

  虽然朝廷现在不喜理学,可最终还是要回归理学的。

  没有别的原因,因为它优秀。

  事实上曹端自己对此也是深信不疑,他是有名的神童,三岁能识字,五岁能书。

  十五岁深入民间体会生活,十七岁就遍阅群经。

  十八岁被父亲送到宜阳,跟随大儒马子才学习。

  二十岁就提出了‘理驭气’的思想,成为公认的理学未来领袖。

  事实上,前世他也没有愧对大家的期望。

  是“公生明、廉生威”学说的创始人。

  明初最早研究倡导“程朱理学”的学者。

  为推动“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