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89章 大型pua现场

第489章 大型pua现场(1 / 6)

朝廷好不容易才将理学赶出朝堂,现在朱雄英却要任用他们。

  这自然引起了众人的不解。

  朱雄英解释道:“理学兴盛一百多年,早已深入人心。”

  “大明数百万读书人,都学过理学思想。”

  “朝廷不能只是简单的打压,然后就置之不理了。”

  “将这么多读书人边缘化,是非常不负责任,也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景恪曾经说过,大批读书人找不到出路,就会在民间结社……”

  “最后垄断基层权力,成为国家发展的阻碍。”

  “那些理学门徒无法步入朝堂施展才华,必然会心怀怨愤。”

  “早晚有一天会酿出大祸。”

  老朱冷哼一声道:“敢结党,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马娘娘没好气的道:“就知道杀杀杀,把嘴闭上听雄英好好说。”

  老朱悻悻的道:“不让说就不说,谁稀罕,哼哼。”

  这样的场景几乎三天两天就上演,众人也早就习惯了。

  朱雄英继续说道:“惯性的力量不可忽视,理学兴盛百余年,华夏的文化制度都已经形成了惯性。”

  “打压它简单,要捧起一个新学问很难。”

  “从理学到大同思想,不亚于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个转变需要十年乃至二十年时间才能完成。”

  从夏商到周,在文化、制度上是一个大转折。

  周公召公用了百年时间,才完成了周礼的建设和普及。

  汉朝前面几十年采用黄老学说,无为而治。

  汉武帝雄心壮志,想要变无为为有为,也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于是他就找到了儒家。

  当时的儒家传承数百年,门生遍布天下,儒家提倡的礼仪也深入人心。

  即便如此,汉武帝加儒家,也用了十几年时间才完成这个转折。

  现在大明面临的情况也类似。

  皇家变革的决心倒是十足,对国家的掌控力还要超过汉武帝。

  但大同思想却远不如那时候的儒家。

  即便陈景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凭借自己一个人,就超越儒家无数先贤的成就。

  不论是思想的完整性还是影响力,都无法和当时的儒家相提并论。

  这就意味着,朝廷想要扶持大同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

  大同思想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对其进行完善,需要时间传播……

  十年二十年能完成,就已经不错了。

  在此期间,朝廷就需要其他学说,来为大同思想打辅助。

  老朱不高兴的道:“那也没必要用理学吧?好不容易才将他们打压下去,就不怕他们反噬?”

  朱雄英耐心的道:“所以,才要将他们往四夷和藩属国引导,让他们去外部发挥作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