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91章 有为无为

第491章 有为无为(1 / 5)

重人轻事,政治制度、官僚体系都是围绕治理人来建立的。

  不只是古代中国,全世界的古代政治集团,基本都是如此。

  区别是,思想体系比较完整先进的集体,认为把人管理好,所在的集体才能健康有序。

  古代中国就属于这种情况。

  思想体系落后,甚至没有发展出成体系的思想的族群,单纯是不知道怎么去做事。

  只能通过简单粗暴的管理人,来构建群体制度。

  大多数政治群体,都是这种情况。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政府,则基本都是围绕事儿建立的。

  政府机构的职能也非常的具体,就是专门管某一件事儿。

  俗话说的各管一摊,就是这种情况的体现。

  也因此,现代政府非常庞大,机构人员众多。

  但优点是能实现精细化管理。

  这也是工业化能够实现的前置条件之一。

  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做起来非常难。

  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大多数国家依然没能实现这个转变。

  这一点都不夸张,‘现代化’不是设立几个机构,委派几个官员就能实现的。

  而是整个思想体系,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转变。

  前面说过,任何体制都需要思想做为驱动力。

  没有伟大的思想,就不存在伟大的体制。

  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完成思想构建,只是模仿别人建立了一套体制。

  实际上他们的内核依然是老一套。

  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本土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也有先发国家的封锁打压。

  有句话很残酷但也很现实:生存与发展本就是一种奢侈,只是处在其中的人浑然不觉而已。

  说陈景恪之前的种种变革,都是在打基础,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因为之前所有的变革,从始至终都没有触及本质。

  都是在传统思想下,对已有的制度进行修补完善。

  换个皇帝,很容易就能把他所做的一切废除,重新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他之所以要兜这么大的圈子,其实是在培养信心。

  培养大家对变革的信心,更是在培养大家对他本人的信心。

  同时也通过一次次体制变革,对传统势力做脱敏训练。

  今天只改变零点一,大家会觉得有改变但不多,可以接受。

  明天再改变零点二,大家也觉得还好。

  等过上十几年再回头去看,才陡然发现世界已经变了模样。

  这是在不进行流血革命的情况下,陈景恪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目前来看还算成功。

  所以他才顺势推出了大同思想,就是要尝试完成思想上的大转折。

  他只弄出了一个框架,而没有面面俱到。

  一方面是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