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54章 生僻字

第554章 生僻字(1 / 5)

看到杜同礼传回的密信,老朱怒气填胸:

  “该死,真当是凤阳,咱就不敢杀人了吗。”

  “咱正觉得宫里闷得慌,正好出去散散心。”

  朱雄英连忙道:“皇爷爷息怒,为了那些人气坏了身子可不好。”

  陈景恪则说道:“此事谁都能出面,唯独姓朱的不行。”

  华夏最重乡土之情,也最在乎乡亲的评价。

  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就是这个思想的体现。

  你一生行善却不重视家乡人,大家一样觉得你这人不行,不可深交。

  哪怕是当了皇帝也是一样。

  不给家乡百姓一点优惠政策,照样戳你脊梁骨。

  反过来说,你可以祸害所有人,只要对家乡百姓好,大家也都会认为你有可取之处。

  不只是古代,即便是二十一世纪,很多国家依然存在这种情况。

  比如日韩菲等国——什么叫传统选区啊(后仰)。

  那些政客的操作堪称魔幻,可总能获得选举胜利。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掌权后,会利用自己的权力给家乡谋取好处。

  甚至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来为自己选区谋取利益。

  只要家乡的人选他们,就能确保自己的地位不会被动摇。

  至于其他地区的人怎么想,无所谓。

  因为其他地区也有他们自己的代言人,我就算对他们好,他们也不会把票投给我。

  这就是乡土思想的一种现代表现形式。

  现在朱元璋要是回老家大开杀戒,即便是有正当理由,那也照样会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这也是杜同礼那么谨慎的原因。

  办好了也很难落个好,万一办的不好引起民变,那基本就是被杀了安抚百姓的下场。

  老朱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方才那也只是气话。

  接下来大家都犯了难,这事儿得派个合适的人去干才行。

  可就这么个情况,谁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啊。

  不是所有人都叫杨宪,敢不顾后果拿老朱的心腹开刀。

  当然,也不是没有那种不要命的大杀才,多的是为了讨好皇帝不顾一切的人。

  可现在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敢下狠手,又能掌握好分寸的人。

  三人合计了半天,都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

  直到遛弯回来的马娘娘,得知事情原委后,没好气的道:

  “你们三个脑子都糊涂了。”

  “找个已经册封,还没有之国的诸侯,保准给办的漂漂亮亮的。”

  朱雄英眼睛一亮,高兴的道:

  “对啊,最好找那种封国已经建立,但他本人还没有去封地的那种。”

  陈景恪接话道:“这种诸侯可不要太多,现在京城就有八十多位呢。”

  “而且他们还都接受过系统的培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