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生僻字(2 / 5)
能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
之前说过,大明这一波册封了一百多诸侯王。
这么多诸侯国不可能一次性建立,而是分批次进行的,第一期建了二十个。
剩下八十多个则只是先派人勘定边界,正式筹建还需要排队。
现在这些人可都窝在洛阳呢。
不过心急的诸侯王们,已经先一步人去封地搞建设了。
至少要先找个地方建一座城池,等将来轮到自己了,能有一个不错的基础。
对这些诸侯王,大明也是有专门的书院进行培训。
防止他们啥都不懂,把国家弄的一团糟。
除了培训诸侯王,还培训了一大群国相、财政大臣等等。
找个诸侯过去,确实能将此事给处理好。
老朱连连点头,说道:“妹子这个法子好,谁去执行这个任务,就优先为他建立封国。”
马娘娘说道:“不是优先,是立即。”
“不论是谁,接下这个命令的同时朝廷就为他筹建封国,如此方能解除他的后顾之忧。”
陈景恪也不禁点头称是,不论谁去执行这个任务,都会担心没了好下场。
诸侯王也担心。
我现在还只是准诸侯王,去凤阳走一趟,万一被杀了平民愤,连到手的封国都丢了,那找谁说理去。
封国正式建立,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子孙家人都去了封国,死也只是死我一个。
而且我为朝廷背锅而死,朝廷必须得拿出足够的好处补偿我的封国。
否则谁还敢给朝廷卖命?
至于朝廷会不会顺手把他的封国也灭掉……这是不可能的。
谁都知道他是背锅死的,说白了这就是一场交易。
一场所有人都知道的交易。
你朝廷最后食言而肥,还将已经建成的诸侯国给灭了,其它诸侯就会感到唇亡齿寒。
到时候朝廷的宗藩体系就形同虚设了。
所以,谁接这个活儿,就立即下旨给他建封国。
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他的家眷送走,如此他才能放心的去执行任务。
当然,以上只是最坏的情况。
朱雄英不是卸磨杀驴的人,只要不是和当年的杨宪一般作死,是不会有生命之忧的。
做这些,只是为了让干活的人没有后顾之忧罢了。
朱雄英说道:“皇祖母所言甚是……只是让谁去最合适呢?”
马娘娘也没客气,直接说道:“让桑敬去吧,他的能力和人品我都信的过。”
老朱和朱雄英也都认为这个人选最为合适。
陈景恪也不得不再次赞叹,马娘娘才是运筹帷幄啊。
桑敬的父亲桑世杰,是老朱的创业功臣,只是在大明建立前就战死了。
后被老朱追封为永义侯。
创业的时候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