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即刻(1 / 5)
桑敬接到任命之后,没有做丝毫停留,出了宫门直奔码头。
乘坐上早就准备好的官船,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凤阳。
目的自然是防止凤阳的官吏们得到消息,提前销毁某些证据。
关于桑敬的任命很快就传开了,群臣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对此诸侯王们有人羡慕,这个机会咋就没轮到我呢?
危险?确实有危险,可把事情办好了收益也非常大啊。
你以为封国建立起来就完了?
五根手指还不一般短长呢,大明一百多封国能一视同仁吗?
冒点险帮皇帝背黑锅又咋了,子孙后代都能跟着受益。
也有人不以为然,都已经功成名就了,何必再玩命呢?
除此之外,大家感触最大的还是皇帝惩奸除恶的决心。
连凤阳老家都要大动干戈,其它地方手段只会更加激烈。
也有部分人收到消息后脸色大变,立即派人去凤阳通风报信。
只是很显然,他们的速度是赶不上桑敬的。
这还不算完,为了表示惩奸除恶的决心,朱雄英宣布今年元日大典停办。
这个命令一出,朝堂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知道,事情大发了。
事实上,不少人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皇帝正在气头上。
等气消了,锦衣卫那边再抓一些典型,事情就过去了。
而且国朝事务繁忙,皇帝哪有那么多精力操心这件事情。
等皇帝被别的事情牵绊住精力,就没空关注此事了。
总之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命令是命令,执行是执行,大家有的是办法大事化小。
但皇帝先是命桑敬为钦差大臣前往凤阳巡查,现在又把元日大典给停掉。
这代表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说明皇帝明显没有息事宁人的打算,而是要当成眼下的首要任务来做。
这就让他们失去了斡旋的余地。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底层有不少百姓作恶。
可干坏事最多的还是官宦家属,或者是和官吏有所勾结的人。
单纯的老百姓想作恶,顶多也就是在村里横行霸道。
敢出村秒秒钟就会被当典型给抓起来,然后成为官吏们的政绩。
皇帝下如此大的决心来办理此事,绝不是官吏们想要看到的。
他们开始拼命劝阻。
什么元日大典乃国之庆典,天下人都看着呢。
元日大典辞旧迎新,也有向上天祈福之意,不能随便取消。
自大明立国以来,元日大典就从未停办过,陛下不可开此先例啊。
莫说是大明,纵观历朝历代也未听说过这种事情。
面对众人的劝谏,朱雄英的态度非常坚决:
“每每想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朕就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