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尾声(三)(2 / 5)
可是好东西啊,如此一来就可以在民间推广开来了。”
“你们想想,要是每个村子都有十台八台的,别的不说,起码不用担心旱灾了。”
现在属于有水井,但缺乏把水从井里弄出来的办法。
靠水龙和水桶,效率实在太慢了,一天也浇不了几分地。
抽水机就不一样了,这玩意儿一天轻松几十亩地。
一个村子有个十台八台的,可以大幅度降低旱灾带来的影响。
而且小型化的蒸汽机可不只是能抽水,用处可大着呢。
之前陈景恪就说过,大型蒸汽机成本太高不可能大规模推广开。
想要让全民都享受到工业化的便利,必须得蒸汽机小型化,解决动力问题。
现在关键的一步解决了,工业化还远吗。
马娘娘忍不住给他浇冷水道:“别高兴的太早,现在才只是研究出来,具体情况如何还不确定呢。”
“就算动力方面能达到要求,成本和制造速度也是个问题。”
老朱依然乐呵呵的道:“嘿,一件一件的来嘛,总能成功的。”
“以前咱最怕见不到工业化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科研进步如此迅速,咱就放心了。”
朱雄英说道:“皇爷爷今年才七十六,再活二十年都没问题,工业化您一定可以见到的。”
老朱瞅了一眼马娘娘,眼神深处闪过一丝担忧。
他不是怕自己见不到,是怕她见不到啊。
马娘娘身体一直都不太好,年龄越大就越明显。
也就是现在医学进步的快,靠着朱橚等一大批顶尖医师照顾,才支撑下来。
但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发生意外。
只是他并未将这种担忧表现出来,笑道:
“还是雄英说话中听,我们都要长命百岁,亲眼见证大明的未来。”
-----------------
第二天,朱元璋本来想把陈景恪叫过来,问一下小型蒸汽机的事情。
得知他还在书院没有回来,也坐不住了。
当即就带着马娘娘和朱标一起去了书院。
为啥要拉着他俩呢,其实就是想让他们也多跑一跑,老在宫里呆着憋闷的慌。
当时陈景恪正和蒸汽机研究院的院长梁威,商谈小型蒸汽机的技术合作问题。
梁威是邬秉让的弟子,也是最重要的助手。
邬秉让亡故后,由他来接替了蒸汽机研究院院正位置。
古代技术岗位师徒接替乃至家族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比如隋唐时期的阎家,主持着宫廷、皇陵等建造工作。
最典型的还是清朝的雷家,掌控满清宫廷建筑、皇陵建造等工作二百多年。
人称样式雷。
梁威能接替邬秉让,不只是因为师徒关系。
主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