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尾声(三)(3 / 5)
是本身就有那个技术。
否则陈景恪也不会让他来接这个班。
而且他也是行政系统推举出来的代表——这也是陈景恪允许的。
四个半研究所将来都会划归行政系统掌管,这本来就是他们的职权范围。
不让行政系统掌管这些东西,他们怎么治国。
不过陈景恪也定下了硬性标准,教育科研机构的官僚,必须拥有技术背景。
不能搞出外行指导内行的蠢事儿出来。
这一点行政系统自然不会反对。
他们也不敢反对,这套系统是陈景恪亲手打造的,不让他们插手他们也没有一点办法。
现在陈景恪主动放权给他们,他们哪还敢提条件。
真把他惹恼了撇开行政系统,单独打造一条技术官僚体系,他们就真傻眼了。
这是有前科的。
当年陈景恪力量还没这么大的时候,就敢带着算学圈子打造了一条计官体系。
还牢牢掌控住了金钞局。
朝廷的财政大权名义上掌握在户部手里,实际上金钞局才是说了算的那个。
差点没把传统官僚圈子给逼死。
后来他主导大明改制,才慢慢的把计官融入了行政系统,金钞局也划给了内阁管辖。
所以,行政系统是不敢和陈景恪龇牙的。
自然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蒸汽机研究院也在研究蒸汽机小型化,只是进展一直不大。
梁威听到书院这边出成果了,可是羡慕的不行。
当接到陈景恪的通知,让他来商谈后续技术转让的事情,哪还能坐得住。
一溜烟跑到了书院。
对于陈景恪提出的转让条件,那是想都不想全盘答应下来。
本以为这就结束了,哪知道陈景恪却拉着他聊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蒸汽车。
说的直白点,就是小型化的火车。
但不需要铁轨,弄四个轮子就能在地上随便跑。
这东西可以用来拖运货物,还能耕田、播种……总之突出一个灵活便利。
至于轮胎……陈景恪提议用橡胶制作。
早在殷洲被发现的第二年,他就让人弄来了橡胶树的种子,在南洋广泛种植。
最初种下的橡胶树,已经可以批量采割了。
前几年他还组建了橡胶研究室,专门研究不同性能的橡胶产品。
目前橡胶已经大量应用于工业机械生产,主要用来制作密封圈。
现在要打造蒸汽车,橡胶轮胎也是时候问世了。
听完陈景恪的设计,梁威差点伏地膜拜。
安平侯真是科学之神啊。
但这依然不算完,接着陈景恪又给他画了好几张草图。
不,不能叫草图了,应该叫设计图才对。
上面画的正是两轮、三轮自行车。
这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