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604章 终章

第604章 终章(3 / 21)

朱没有任何表示,他已经彻底放弃干涉制度制定了。

  这种事儿你们爱咋咋滴,咱才懒得管,咱现在只对工业化感兴趣。

  朱标则不然,他很清楚这个限制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不过他并不是直接反对,而是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总不能随随便便就设置个年龄限制吧?

  陈景恪说道:“以前人们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只有出仕一条途径。”

  “朝廷也需要用出仕为饵,来拉拢安抚天下贤才,以防止他们将学问用在作恶上。”

  法家称之为‘利出一孔’,说白了就是只给你提供一条上升的途径。

  好处是可以将全国的力量集中在一处。

  秦国的耕战政策,就是这个思想的最好体现。

  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将百分之八十的资源,分给百分之二十的人。

  底层人想要资源是吗?那就从其他底层人手里抢。

  你抢不过别人是你无能,不是我们统治阶级不给你们机会。

  统治阶级就可以通过这种办法,分化底层,让底层没有办法团结起来反抗。

  “但这么做有个缺点,整个社会的人才全都挤在这一条独木桥上。”

  “既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不利于百业的发展。”

  “大明要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百业兴旺的时代。”

  “各行各业想要发展,都需要大量人才为之努力,尤其是工业化更需要海量的人才。”

  “反过来说,百业兴旺也为各种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施展才华的机会。”

  “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就不用再死守科举这一条路了。”

  “法家的‘利出一孔’思想已经不再适用,想要百花齐放,就得做到‘利出百孔’。”

  “限制科举年龄,是最直接有效的引导。”

  “到了年龄还考不中的人,就必须选择别的道路。”

  “这些人都读过书起过智,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能为那个行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朱标陷入沉思,陈景恪说的这些东西,确实是他从未考虑过的。

  关键是,这番话说的非常有道理。

  有才华的人都来挤科举这座独木桥,肯定会导致无数的人才被浪费,也不利于百业的发展。

  引导有才能的人,去从事其他行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

  他眉头紧皱,说道:“强行限制年龄必然会遭到朝野的反对。”

  “引导的办法很多,没必要非用这种激烈的手段。”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士农工商,士为第一,这种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并且这种思想也是华夏思想的一部分。”

  “除非我们从根本上对华夏思想做出改变,否则出仕拥有都是第一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很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