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师兄帮我看住朱升(5 / 9)
”。
虽然朱元璋不太喜欢程朱理学,特别是朱子理学。但朱元璋逐渐展现出爱民如子的一面,让朱升认为可以辅佐朱元璋,于是才在朱文正莽撞后,顺水推舟出山。
刘基则坚持认为,朱升是在看到无法影响朱元璋的思想后,选择去影响太子的思想。
朱元璋失笑:“不管他什么理由,他只要出来了,就别想再回去。影响标儿的思想?哈哈哈哈……”
朱元璋没继续说,只是不断大笑、狂笑、笑得牙花子都露了出来。
宋濂和刘基原本还有些担心,听到朱元璋那仿佛得志小人一样难听的笑声,不由对视了一眼。
看来主公对标儿很有信心。我们也对标儿有信心一点?
宋濂很有信心。刘基觉得,就算再有信心,也得做好万全准备。
叶铮师徒几人跟在常遇春身旁,叶琛和王袆分别跟随胡大海和冯国胜征战,不在朱元璋军中。
刘基思来想去,写信给师兄季仁寿。
刘基曾经向大儒郑复初学经。不过季仁寿是继承郑复初衣钵的弟子,刘基只是向郑复初求学的众多弟子之一,而郑复初也不是刘基唯一的老师。所以刘基和季仁寿关系原本不是特别亲近。
郑复初为元朝进士,元末大儒,被构陷离职,抑郁病逝。
在郑复初病逝之后,季仁寿十分感伤,很快就辞官隐居。
刘基当时年轻气盛,一心想要在朝中做出些成就。但他的遭遇和郑复初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只在于元朝准备免了刘基的官的时候,刘基自己挂冠离去。
刘基:不是你元朝炒了我,是我炒了你元朝!
季仁寿得知最气盛的师弟遭遇了和老师相同的挫折,写信安慰刘基。
一来二往,他们俩在刘基也归隐那几年才熟悉起来,现在算是真的有几分师兄弟情。
季仁寿仍旧消极避世,没打算辅佐任何一方势力。
刘基原本准备尊重师兄的选择,但现在……
师兄,你知道有个隐世大儒叫朱升吗?就是只修朱子儒学的那个。
这家伙趁着我不在应天,要教坏我的忘年之交,应天小学的小先生陈标。你帮我去照顾一下陈标,别让陈标被骗了。
季仁寿拿到师弟的信的时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问自己夫人。季仁寿的夫人笑道:“伯温就是这个性子,做事不合常理。看来他确实非常喜爱那个叫陈标的孩子,把那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你是他师兄,他跟随朱元璋在前线作战,你帮忙去照顾一些也没什么。他不说了吗,不是让出山,只是走亲访友。”
季仁寿仔细一想,倒也确实没什么。
隐世的人只是不出仕,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