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6岁的朝鲜太上皇 (1)(5 / 24)
最早掀起朝鲜版洋务运动的高官,金允植之于李朝类似于李鸿章之于清廷。在朝鲜独立前,一直是铁杆亲华派。
碧海蓝天,一望无际,第一次出海总是充满了新鲜和豪情。
大头夸口自己只需带几百个士兵便可直捣汉城,擒拿大院君,忽悠得金允植五体投地,当场赋诗一首拍马屁,其中一句写道:豪慨似宗悫(què),英达类周郎。
南朝宋人宗悫十四岁时,叔父问他志向,他豪迈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长大后果然率军讨伐越南,立了大功。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庆军六营,陆续抵达朝鲜半岛西海岸。吴长庆命某营管带率部首先登陆,却收到其“士兵晕船,要求暂缓”的回复。吴长庆一怒之下将该管带撤职,以袁世凯代理。一夕之间,大头接管了庆军六分之一的军队。
当初要真去了李鸿章那儿,估计这会儿还跟小绵羊一样在各种长辈眼皮子底下老老实实地念书,施展不开拳脚。
庆军在马山浦安营扎寨后,军纪迅速涣散。
一天,吴长庆和张謇正在帐中谋划,袁世凯径自走进来,道:“我军有奸杀劫掠之事……”
吴长庆厉声打断道:“为什么不严办?”
袁世凯:“当时已请出吴帅赐我的令箭,正法七人。现有七个首级在此呈验。”
张謇骇然不已,吴长庆却高兴道:“好孩子,不愧为将门之后。”
将门之后显然杀上了瘾,杀到了太岁头上。
吴长庆一个远亲在军中当差,仗着有后台时不时为非作歹,还打伤了一个朝鲜平民。袁世凯要以军纪处之,吴长庆让他刀下留人。
大头佯装应允,“以案上图书请吴阅”,自己却悄悄潜出,斩杀那人后入而请罪。人死不能复生,吴长庆也只好自找台阶道:“执法固当如是”,并告诫在营亲族,谨守军法。
袁世凯这几步险棋沈玉英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她把袁保庆编写、大头随身携带的《自乂琐言》摊开放在了显眼的位置。
当晚,袁世凯下班回家,赫然看到《自乂琐言》上的一句话:古今将兵,必先以恩结之,而后加之以威,乃无怨也。
大头如何不知玉英的心思?然而,玉英却未必理解大头的志向。
亡清,任重而道远。若天不假年,也只有徒叹奈何。
袁家祖上三代皆不寿,死亡的阴影笼罩在袁世凯的心头,不得不以强韧之心力压制到心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