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专制之上,还有天命 (1)(8 / 23)
打紧,袁世凯手头捏着他的把柄。
当初唐绍仪内阁散伙时,财政总长熊希龄也因借款失败自请辞职,被袁世凯委以热河都统(热河省的都督)。
熊都统性本爱丘山,一到任便被承德避暑山庄的美景吸引,故不住衙门,径自搬入山庄办公。
若只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倒也罢了,可熊希龄待着待着就派人清点起庄里的宝物来,还慷公家之慨把一面乾隆用过的折扇送给驻防热河的北洋老将姜桂题。
由于馈赠过于贵重,姜桂题不敢隐瞒,立刻密报,文物上缴。
袁世凯特意等到熊希龄入京组阁,方才派人赴热河明察暗访,搜集材料,汇编成册。
而拿到黑材料后,又故意引而不发,一直捂到需要将熊希龄一军时。
这天上午,袁世凯约熊希龄到总统府议事。熊方到,即有外国公使前来谒见。
时间这么巧,显系事前安排。
袁世凯依礼先见外宾,嘱熊暂入办公室稍候。
室内空无一人,熊希龄四下打量,目光停留在袁的办公桌上。那里摆着一沓卷宗,上书“查报避暑山庄盗宝案”九个大字。
熊希龄凑过去略加窥看,登时脸色苍白,如临大敌。
外使走后,袁世凯唤熊出来谈话。他以极为关心的口吻道:“秉三,你昨晚是因公事忙没睡好觉吧?怎么脸色这么不好看?”
熊希龄敷衍了两句,额上涔出汗来。
袁世凯疾言厉色道:“国事难以推进,都因国民党故意刁难,实在令人痛心。不将其解散,取消国民党籍的议员资格,则内阁事事受掣肘,总统也无法履行职责。秉三,你怎么看?”
威慑之下,熊希龄六神无主,最终俯首签字。
翌日,从本部到支部,全国所有的国民党机关皆被勒令解散,四百三十八名议员被吊销资格。
议员少了一半,国会几近瘫痪,梁启超猛然醒悟。
进步党给自己的定位是“政治对抗力”,其宣言书则是梁启超个人政见的完整体现:与官僚(北洋系)和乱暴势力(国民党)对抗,并造就两大政党对峙之象。
一开始,国民党来势汹汹,袁世凯独木难支,同“乱暴势力”吵了十年的梁启超自然选择联合后者。
但当天平完全失衡时,他和进步党议员才意识到底线已被突破。
唇亡齿寒的梁启超跑到总统府,力陈解散国民党之不当。袁世凯耐心听着,笑而不语,最后只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