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十四章 专制之上,还有天命 (1)

第十四章 专制之上,还有天命 (1)(9 / 23)

:“晚了,命令已经发出去了!”

内阁会议上,愤懑不已的梁启超再提此事,主张阁员全体辞职,以示抗议。

众人面面相觑,主席位上的熊希龄也毫无表情,最终不了了之。

一切都验证了著名报人邵飘萍一年前的预测:纵使将来国会议员人人比肩于卢梭而驾孟德斯鸠,一入袁氏之武力世界,皆成无数木偶。

可即使是木偶,袁世凯也弃之如敝履。

因为木偶们还掌握着制宪权,起草了《天坛宪法》,一如既往地坚持《临时约法》规定的内阁制。

袁世凯则当够了有名无实的“盖章总统”,调集程树德等法律专家逐条研究,要求增加总统权限。

国会置若罔闻。

但很快,随着国民党议员集体被炒,两院不到法定的开会人数,基本名存实亡。

袁世凯再接再厉,对非国民党籍的议员也许以重贿,告诉他们只要公开申明辞职,即在政府委以官职。

终于,他连这具只剩躯壳的国会也不想要了,玩起“俯顺舆情”的老把戏,在以冯国璋为首的北洋都督的“劝谏”下,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解散国会。剩下的议员,每人发四百元路费,饬令回籍。

共和医治无效,宣告死亡。

当1914年的爆竹声响起时,袁世凯头也不回地沿着专制之路绝尘而去。

官讳经

国不能一日无宪,否则便是无照经营。当然,有照也不一定是真的,自己手打一份挂在那儿欺骗消费者的情况你我都见过。

袁世凯可以踢走国会,却不能不制宪。他的方案是由各省、内阁和总统府荐人,组成政治会议,制定宪法。

正好前进步党国会议员汪荣宝赴任比利时公使,辞行时劝袁世凯道:“请勿行总统制,以免遇事总统首当其冲。”

袁世凯摆了摆手,道:“不然!以往一直实行的内阁制,而只闻有讨袁,不闻有讨陆(徵祥)讨段(祺瑞)!”

熊希龄见国事不可为,和梁启超双双去职。时人送上对联一副,讽刺道:名流内阁,名誉扫地;大政方针,大事糊涂。

少了最后一道障碍,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中华民国约法》出台,史称“袁记约法”。

在颁布通告中,他一泄积郁道:

历稽史乘,断未有政权能一,而其国不治。亦未有政权不一,而其国不乱且亡者!

共和成立,国体变更,虽易帝国为民国,而一般人民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