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86章 《百年孤独》的开头,真的好?

第286章 《百年孤独》的开头,真的好?(2 / 7)

  今天与厦大学生高强度的讨论,不仅是借着重生者的特殊,抒发了一下自己对文学的一些见解和“预言”,同时也是对自己今后文学道路的一种思考。

  第二天下午,张潮按照之前商量的约定,来到了中文系办公室,准备给厦大鼓浪文学社的成员们,上一堂创作指导课。

  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对张潮的“专业性”有所疑虑的话,经过昨晚的讲座,和宵夜那一通讨论,这种疑虑已经完全打消了。

  一到办公室,张潮就看到王震旭拿着一支录音笔和一个笔记本在等他。

  见到张潮,王震旭立刻站起来,恭恭敬敬地道了声:“下午好!”还微微地一鞠躬,虽然不似对饭塚教授那样深,但态度绝对端正。

  以高傲来伪装自己内心自卑的人,其实特别善于想通“尊严”价值何在这种事。一旦想通,便不再有任何心理负担。

  何况他还看到了张潮昨晚发给饭塚教授的两部小说《少年的巴比伦》与《刑警荣耀》。

  如果说读完《少年的巴比伦》,他只觉得这个年轻他几岁的中国作家只是“有些才华”的话,那看完《刑警荣耀》,他完全震撼于张潮营造出来的叙事迷宫,和对“记忆”与“遗忘”、“身份”与“命运”的深入探讨。

  相比于欧美、日本作家进行此类“思想性”比较强的创作时,往往依赖宗教或者哲学不同,张潮的这部小说带有强烈的社会学讨论与心理/精神分析的特征。

  小说的每一个“我”——叙述者之“我”、叙述者创作的程队长之“我”以及真实程队长之“我”——在一次次叙述故事的过程当中,互相印证,又互相颠覆。

  “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在这部小说当中彻底被抹去了。

  王震旭并不是没有读过中国的先锋文学。相反,因为导师饭塚荣教授的缘故,他对80年代的那些先锋文学作品非常的熟悉。

  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从余华、苏童、格非、莫言……任何一个作家身上,看到这部小说显示出来的表达特质和文学野心。

  张潮似乎是在用《刑警荣耀》来向世界文学界宣布他的到来!

  他很奇怪,这部作品,为什么在中国国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文学批评界对《刑警荣耀》的研究可谓“乏善可陈”。

  其实这完全是赶巧了——《刑警荣耀》是张潮写给燕师大的毕业作品,由燕师大的出版社出版,本身只是“作家班毕业汇报”丛书的其中一部,所以在宣传和营销上,不像之前的作品一样得到特殊优待。

  加上本身是纯文学作品,阅读门槛比较高,销量远不及张潮的其他作品,在读者层面上的影响也不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