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92章 一国两……分治

第392章 一国两……分治(3 / 5)

雅利安人征服了天竺,就是把自己变成婆罗门和刹帝利。”

  “就连第三等的吠舍,也都是雅利安人。”

  “天竺的原住民,只能当第四等的首陀罗和第五等的不可接触者。”

  不可接触者就是贱民,连当奴隶的资格都没有。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不过,你以为明人百姓应该放在第几等?”

  姚广孝默然不语。

  他思考过这个问题,燕国建立后肯定会从大明迁徙汉人过去的。

  而且迁徙的人数还不会少,几百万都有可能。

  以华夏人重视子孙的思想,用不了多少年就会变成千万人口。

  总不能将所有人都列为婆罗门和刹帝利吧?

  所以,第三等的吠舍是最合适的。

  说起来,吠舍拥有经商等权利,其实还算是不错的。

  然而,有一个缺点始终无法越过。

  那就是种姓制无法跨越阶层,一旦当了吠舍,这些汉人百姓就再无出仕的可能。

  而且种姓制严禁跨阶层婚姻,婆罗门和刹帝利可以通婚,下面的就不行了。

  如此下去,用不了几代人,普通汉人就会和高层汉人脱离。

  这是很致命的。

  陈景恪顿了一下,见他没有回答的意思,就继续说道:

  “在不废除种姓制度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自己的独立性?”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用不了多少年燕王一系就会被天竺同化,不再是华夏人。”

  “这个问题,你可考虑过该如何解决?”

  朱标、朱雄英等人表情也都变得凝重起来。

  出则夷狄,入则华夏。

  这话可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

  华夏自古以来就不是唯血统论,共同的文化信仰也非常重要。

  燕王一系是作为征服者去天竺的,还有个任务是推广华夏文化。

  如果反过来被天竺文化同化,那乐子就大了。

  以前他们只考虑过军事方面的问题,从来没有想过这个。

  或者想过,只是没有想到什么太好的办法。

  现在大明即将对天竺动手,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解决了。

  现在解决不了,等后面再想去解决,就会变得异常困难。

  几人的目光同时看向陈景恪。

  这种问题,还是你来解决吧。

  “阿弥陀佛。”姚广孝宣了一声佛号,说道:

  “贫僧想过这个问题,却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解决之法,还请陈伴读指教。”

  陈景恪没有在卖关子,说道:“其实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一国两……”

  嘴快了,差点说出敏感词汇。

  陈景恪干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咳,分而治之就行了。”

  姚广孝眼睛一亮,他还真有解决办法?

  连忙追问道:“不知如何分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